

关于论文《A Simple Alamouti Space–Tim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Asynchronous Cooperative Systems》的仿真终于宣告成功,得到了与论文接近的误码率曲线。在前面工作中,误码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,没有处理好IFFT、FFT前后功率的变换关系。对于给定的信噪比,只有在IFFT、FFT变化前后功率都不变的情况下,将噪声加在时域和频域才是等效的。所以在用matlab自带ifft时,在前面乘sqrt(NumSubc),在fft前面乘1/sqrt(NumSubc),从而做到功率不变的效果。回顾整个过程,最大的阻碍在于数字信号处理知识不扎实以及对OFDM理解不透彻。
前图中SISO为单发单收曲线,作为比较可以看出协作所带来的巨大的性能提升。仿真并没有给出DF模式的曲线。两图对比可以看出Alamouti程序是完全正确的,而论文方案的仿真曲线优于论文中的曲线,程序可能在能量分配与论文有出入。总体来说,已经再现了论文算法的结果,达到了熟悉论文算法和练习编程的目的。经过解决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对论文的理解就更加深刻。
有了这样的基础,可以专心深入理论的学习,不能满足于对论文结果的再现。
下一步安排:1、暂时不再编程,多看些论文,开阔眼界。2、深入学习一下OFDM及其实现。3、对同步、信道估计、信号检测等理论做简单了解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