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真目的:1、了解DF的性能 2、着重观察循环冗余校验码对性能的影响。
仿真参数:调制方式:8PSK;信道编解码方式:卷积码和viterbe译码;检错码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(CRC)
仿真结果及分析:
下面第一个图为仿真得到的误码率,第二个图为CRC在不同信噪比下所检测的正确解码的个数,也就是成功实现协作的个数。
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信噪比为1、3、6、8等各点,正确解码次数升高,而相应位置误码率也跟着增大。这说明在低信噪比(<10)情况下,由于噪声的原因,不能正确解码,而担任检测任务的CRC并没有检测出这种错误,认为是正确的解码,进而协作方将错误的码编码发射,而后与user1的信号合并,无疑相当于是是引入了噪声。而在高信噪比情况下,解码错误的概率小,CRC犯错的几率也就小了。
综合以上结果,再加上请教老师,发现是CRC这个地方有问题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